首页 栏目首页 > 公司 > 正文

大数据赋能社会救助,广东今年累计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4.5亿元

南方网讯(记者/张菲菲 通讯员/莫冠婷 王健)为了让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更便捷、高效、精准,广东省民政厅按照《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要求,建设广东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核对系统”)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覆盖省、市、县、镇4级共1745个单位。目前,两个系统汇聚12个政府部门、28类商业银行及证券等单位以及18类特殊困难群众基本信息,对405万人低收入人口进行监测预警。

主动找人


(资料图)

精准定位“沉默的少数”

患有智力二级残疾、无劳动能力,依靠丈夫在广州做电焊工维持一家生活,6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交给亲戚照顾……29岁的林女士家住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镇铺庄村,面对生活的重压,因“我们农村的,不知道这些救助政策”,游离在求助之门外。幸运的是,不断流通的“大数据”把林女士一家的困难“转告”给了民政部门。

今年6月5日,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监测到林女士家中有幼儿园新生入学,产生了级别为五级的“绿色”预警。看到预警信息后,禾洞镇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黄明志立即上门核查,根据其家庭收入、未成年人和学生信息、残疾、重病等指标,计算出其家庭月人均收入约为清远市最低月低保标准的1.1倍。根据政策规定,“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下,且不得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可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可按程序申请享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法律援助等服务。

“考虑到林女士是重度残疾,根据政策可单独纳入低保;其他3名家庭成员纳入低保边缘家庭帮扶。”林女士一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申请了社会救助。8月起,林女士每月领取低保金365元;同时,纳入低保后每月可领取195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今年年底前,医疗保障部门将按规定资助林女士一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据了解,目前广东全面开展“异地受理、全省通办”服务,困难群众可以就近向省内任一救助窗口提交申请,也可以通过“粤省事”小程序足不出户在线申请社会救助。

“虽然社会救助的申请渠道是畅通的,但不少困难家庭由于对政策不了解、缺乏求助能力或碍于情面等其它原因,未能获得相应救助帮扶。”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省民政厅2021年开发了“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汇集12个部门机构的18类特殊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把405万人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系统根据各项监测指标综合赋分计算结果,采用红、橙、黄、蓝、绿5档颜色信号划分预警等级。基层民政部门根据预警信息按时完成入户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将其他救助线索及时转介至相关部门办理,主动救助困难群众。

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自动预警

解决“认定难”问题

在精准实施社会救助中,广东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对系统自2017年9月1日上线运行至今,共核查出85.65万条不符合救助申请条件的异常数据信息。无论是在保对象复核,还是新申请社会救助,核对系统都能及时对异常信息发出“警报”。

邝姨自2017年6月在江门台山市台城街道享受低保救助。今年6月6日,核对系统定期复核发出预警,发现她的家庭有两套住房,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台城街道工作人员陈美仪入户核查发现,邝姨共同生活家庭成员3人,邝姨月平均收入2500元,儿子在读书,家婆名下拥有两套房屋,一套自住、另一套出租每月收入800元,不符合低保条件。工作人员把《救助申请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交给邝姨并向她解释退出低保原因,邝姨表示接受。

7月10日,何叔在韶关市武江区惠民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申请低保。工作人员依授权进行信息化核对查到他名下有两套住房,不符合低保条件。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政策后,何叔最终在《不予受理通知书》上签字同意,接受结果。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核对系统实现全省范围数据共享、全国率先银行直查,改变了以往多依靠救助对象自述、出具证明等方式导致救助对象认定困难的情况。此外,为防止人为规避核查,困难群众确认符合救助条件后,系统会自动调用全省低保对象名单,进行每半年至少一次的随机复核。一旦复核家庭收入和财产超标,系统将自动预警,督促县级民政部门及时入户调查核实。对经调查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清退,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广东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

联动防漏

“线上预警+线下核查”有效衔接

“核对系统大数据对异常信息发出预警,不等于‘一票否决’,基层工作人员还要上门进一步核查情况。”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民政厅要求各地基层工作人员严格使用“省核对系统手机版”登记入户调查情况,结合申请家庭生活状况综合评估指标计算判断入户对象家庭生活状况是否需要救助,同时要求手机定位坐标、与入户对象合影上传、手机屏幕签字确认。

今年1月3日,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榃容村村民陈先生带上身份证和户口簿来到都杨镇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申请低保,签订《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后,工作人员依授权对陈先生进行信息化核对。

《救助申请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预警显示陈先生名下有“企业登记信息”,不符合低保条件;但陈先生认为自己租的小铺位经营早餐店,收入低微,难以维持生计,提供了佐证要求重新核对。经“双百”社工梁海权、李金颖入户核查,陈先生的“企业登记信息”是自已经营的家庭小作坊早餐店,夫妻俩月收入约4120元,需要抚养5名子女和一位老人,一家八口生活困难。梁海权按照“申请家庭生活状况综合评估指标”计算出其家庭月人均收入约为433元,低于云浮市最低月低保标准610元,符合低保救助。今年2月起,陈先生一家每月领取1530元低保金。

核对系统预警后,广东“双百”社工入户调查核实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

据统计,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运行以来累计预警信息并入户调查12.88万条,其中纳入民政救助13470人,转介其他部门救助11240人。核对系统今年以来共为107.36万户、262.45万名社会救助申请人出具了经济状况核对报告,群众只需“一证一书”(身份证、授权书)即可申请社会救助。今年累计下达2023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4.5亿元,全省累计向136.22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及22.89万名城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金。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民政部门健全“大数据+铁脚板”的主动发现机制,坚持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相结合,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正在建设的“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将联通各类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平台,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和社会力量的救助资源,监管救助过程和救助结果,智能识别困难群众的状态变化和救助需求情况,自动匹配至社会救助力量及救助资源,对救助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成果评价。

■ 数读

——2017年9月1日,广东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异地通办。群众可向全省任一社会救助窗口提交社会救助申请,由系统后台流转至申请人户籍地具体办理,是全国最早实现全省异地通办的省级系统。同时,在全国率先实现与银行对接。核对系统依托省政府大数据中心联通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逐个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沟通协调和接口开发,是全国首个联通银行的省级系统。

—— 2019年底,广东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全国首创电子授权模式,申请社会救助“一次不用跑”。建设完善以人脸识别、电子签名技术支持的电子授权模式,省内所有商业银行都对电子授权的有效性予以认可。借助“粤省事”小程序的电子授权模式,开展社会救助“掌上办”“指尖办”等移动端服务,累计为困难群众开展线上申请5454户次,实行救助自诊10502人次。

—— 2021年6月,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建成运行。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和有效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基本构建了覆盖全省、统筹城乡、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定期更新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格局,确保在五年过渡期内(2021—2025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