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公司 > 正文

可叹又可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显眼包

最近“显眼包”三个字活跃于各个网络平台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物件爱出风头,非常张扬,又有点丢人现眼。在被网友们广泛使用后,引人注目的“显眼包”可能是褒义,也可能是贬义,需要放到具体的情境下去理解。与此同时,不少网友还将暑期去各个博物馆打卡的有趣文物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并将其命名为“博物馆里的显眼包”,于是网络上关于“显眼包”的热度再次冲上热搜。这也不由得让现代人思考起一个问题:古代的“显眼包”们造作起来,究竟是什么样?

祢衡 瘾大的爱骂人显眼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起古代的显眼包们,两汉的名士得占一半,但大多当一两回就罢了,只有东汉的祢衡当起显眼包来,主打一个瘾大,且没必要。

据《后汉书·祢衡传》载,祢衡“有才辨,而气尚刚傲,好矫时慢物”,听起来就很有当显眼包的先天条件。名士嘛,不当几回显眼包哪里能出名呢?只不过祢衡成名的时间有点不巧,当时已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名士要么避世隐逸,要么积极用世。

祢衡选择了后者,但想要积极用世,就得放下身段,择主而依。祢衡心里那个拧巴啊,他谁也看不上,只好怀揣名帖在许都到处晃,直到名帖上的字迹都已变得模糊。此时,少府孔融注意到了祢衡,他深爱其才,于是上书朝廷,鼎力推荐,后“数称述于曹操”。是时,曹操已是朝廷的实际统治者,求贤若渴,“欲见之”。

这对于积极求仕的人应该是个极好的机遇吧?然而祢衡的“显眼包瘾”犯了,他自称有“狂病”,坚决不见曹操。不见就不见呗,可祢衡这个显眼包还口出狂言,一下子激怒了曹操,但曹操也只是“以其才名不欲杀之”而已。为折其傲气,曹操故意将祢衡任命为鼓史。祢衡心里感觉受到了屈辱,又不舍拂袖而去,就接受了这个官职。

某次,朝廷大会宾客时,祢衡又来劲了,先是不肯穿鼓史的衣服,又选择了悲壮的《渔阳参挝》。击鼓的时候,祢衡满脸都是愤懑,声节悲壮,在座的宾客无不慷慨悲叹。祢衡一边击鼓,一边走向曹操,小吏呵斥道:“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

祢衡心想:“想让我换衣服?呵呵呵,我换给你看!”谁能想到祢衡居然当众脱下内衣,裸体而立,在场的宾客全都惊呆了!在全场惊愕的表情下,祢衡又缓缓地穿上了鼓史的衣服,再击鼓而去,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作为祢衡的推荐人,孔融对这个显眼包简直没眼看,事后他对祢衡进行了批评教育:“正平啊,大雅君子,你怎么能这样呢?快去道歉!”

在孔融的斡旋下,曹操答应再见祢衡一次,并“勑门者有客便通”,可见曹操是希望祢衡能懂他对其的良苦用心。谁知,祢衡不仅没有道歉,还在辕门大骂曹操。曹操心想这都什么人啊,但他又不想杀了祢衡而失天下士人之心,就让人把祢衡送给宽以待士的刘表。

到了荆州后,祢衡成为士大夫中的大咖,甚至“文章言议,非衡不定”。本已足够受到关注了,他还嫌不够,居然将刘表与手下文人精心结撰的章奏撕毁扔在地上。刘表当然生气,但他却没有指责祢衡,反倒是称祢衡重新草拟的章奏“辞义可观”而“益重之”。

后来,祢衡一再出格,好脾气的刘表也受不了他了,就把他送至黄祖处。虽说祢衡爱当显眼包,但有才华,在黄祖那儿过得也不错。黄祖甚至拉着他的手,陶醉地说道:“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黄祖的大儿子黄射也很喜欢祢衡,《鹦鹉赋》就是在黄射宴请之时而作,当时可谓是才惊四座。

没多久,祢衡再一次犯显眼包瘾,他在黄祖大会宾客之时,又开始出言不逊。黄祖让他闭嘴,结果祢衡却反击:“你已经是死人了!你才要闭嘴!”黄祖勃然大怒,心想打几军棍子肯定老实了,谁能想到祢衡继续破口大骂。黄祖实在受不了了,命人把祢衡给杀了。据说黄射得知这个消息后,光着脚跑来相救,但都来不及。

适当做一回显眼包也许可以带来机遇,但当显眼包成瘾,就是自毁前程。

刘荆 走搞笑路线的谋反显眼包

虽说祢衡当显眼包有瘾,但多少有点“为当而当”,而东汉的刘荆就不同了,他是因为想要谋反,可不知为何最后成为走搞笑路线的显眼包。

与祢衡出身寒门不同,刘荆可是光武皇帝刘秀与阴丽华的儿子。据《后汉书》载,刘荆“性刻急隐害”,喜欢暗地里加害别人。刘秀驾崩后,刘荆在大殿上爆哭,但他心里却一点也不哀伤,因为没有得到皇位的他正在策划一场谋反案件。

刘荆喜好书法,在首次谋反的策划中,他决定好好利用一下自己的这个特长,他冒充大鸿胪郭况,以舅舅的身份给废太子东海王刘疆写信,劝他举兵造反。这封信的内容主打一个拱火,称刘疆无故被废,而其母亲郭圣通被废后,受尽屈辱,甚至还写道:“高祖起亭长,陛下兴白水,何况于王陛下长子,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举,下以雪除沉没之耻,报死母之仇。”

刘荆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觉得自己的谋反大计就要启动了。谁知刘疆收到信后,先是很震惊,但越看越不对劲,与属下秘密商议后,最终决定将送信的使者和信一起交给汉明帝刘庄。刘庄一看信,很快就查明了真相,他直接捂脸:“这个显眼包,真是够了。”刘庄念及是自己的同母兄弟,没有立刻捉拿,而是将他遣往了河南宫。

刘荆在谋反这件事上是很有毅力的。没安分多久,成为山阳王的刘荆开始相信封建迷信,还把擅长星相卜卦的道人接回了家,说要跟他一起秘密谋划造反的事情。大概是刘荆自认为计划很棒,没有做好保密措施,很快他的这点动向就传到了刘庄耳中。刘庄知道后,很是心痛,但对这个显眼包弟弟很无奈,最终决定将他改封为广陵王,并且不允许他离开封地。

显眼包最怕的事情就是不被人关注,刘荆安静了几天后,又开始准备谋反。这一次,他更搞笑了,居然在大街上找了一个擅长看面相的老头,并且大胆地对他说道:“我貌类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兵未?”这么没有底层逻辑的话一出,那个擅长给人看面相的老头差点被吓死,这俩钱赚了得要命,他立马跑回家,坚决不跟刘荆搭话。看面相的老头回家一寻思,觉得这事儿有点大,于是向当地的官府禀报了刘荆的言行。

或许是当显眼包已经很有经验了,刘荆也知道玩过头了要负法律责任,他又开启了神操作:在案件还没审完时,自己先主动坐牢。刘庄当然生气,但还是选择了原谅弟弟,没有加罪于他,只是下令禁止其掌朝廷事务,仍可以享受王爵俸禄,做个有钱无权的逍遥王爷,让他不要再惹是生非。

刘荆真的是有点执着在身上的。在刘庄的监视下,他居然还找女巫来祭祀鬼神,诅咒这个对他多次包容的皇帝哥哥。事发后,刘庄忍无可忍,毕竟汉代对巫蛊之事非常忌讳,大臣们都建议将刘荆处死,可刘庄内心还是不舍。

然而此时的刘荆大概觉得此生当皇帝无望,他的每一桩谋反计划,开始的时候都是张扬而又踌躇满志,败露之后都显得那么搞笑,于是在案件处理结果还未公布之时,他就自杀了。

爱当显眼包没问题,但前提是心术得正,否则最后人生只剩下四个字:丢人现眼。

韩愈与毕沅 华山顶上恐高显眼包二人组

提起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现代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篇课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几乎很少有人会将他与显眼包联系起来。但正是韩愈,在当显眼包这件事上,节奏把握得很好,有点丢人,有点可爱。

据李肇《唐国史补》载,韩愈在三十多岁的时候,邀请了几位友人一起去登华山。在登华山的时候,韩愈兴致极好,一路上与朋友们有说有笑,丝毫没有任何不适。当他爬到了山巅之时,忽然发现华山四周非常险峻,看着就有点头晕目眩,彼时的韩愈还不知道自己有恐高症。

惊恐万分的韩愈一下子悲从中来,毕竟自古华山一条路。韩愈心想:“我还正值壮年,还有很多壮志未酬,还有很多诗歌散文没写,我居然就要死在这里!都是我的好奇心惹的祸!”越想越伤心,韩愈居然情绪崩溃,发狂一样地大哭起来。

见韩愈哭得如此疯狂,与他一起登华山的朋友以及随从都有点不适应,纷纷来安慰他。这一安慰,把韩愈的灵感安慰出来了,他觉得既然就要死在华山了,那么总得给家人写个遗书。大家觉得这也太夸张了,但怎么劝都于事无补。很快,韩愈在华山巅顶爆哭的事情报到了华阴县衙那儿,县令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韩愈从华山上抬下来。

登山时有多豪迈,下山时就有多尴尬,自此韩愈成了华山顶上的显眼包。这个故事除了《唐国史补》外,还被记入了《唐摭言》《唐语林》等史料笔记中。

过了一千多年以后,华山还是那个华山,但登华山的显眼包换了主角。据清人孙静庵的史料笔记《栖霞阁野乘》载,清代著名的经史家毕沅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曾经也率领幕僚登华山。在登华山时,毕沅很狂,“舍乘舆攀援而上,尚不觉其险也”。然而他几乎跟韩愈拿了同一个人生小剧场的剧本,在登上华山顶峰之时,他意气风发,看向四周,又俯视山下,后发出了一阵尖叫:“华山这么高,这么险,我下不去了!”

华山顶上历史重现,毕沅也是先爆哭,随后又给家人写遗书,同样身边也是一群劝了也白劝的人。与他一起同登华山的人安慰道:“你只要不看两边,只看脚下的路就能从容下山。”毕沅一边哭一边说“不听不听”。好在与毕沅同游的幕僚比韩愈的朋友机智,没有惊动县令。他们私下开了个紧急小会议,会议决定将毕沅灌醉到不省人事,然后把他裹进毯子里,一路用绳索垂吊下山。

一不小心就丢人现眼的毕沅并没有感到特别尴尬,他很坦然地对幕僚感慨道:“老夫今日得生还矣。”反正已经丢脸了,那不如将格局打开。后来,毕沅还专门筹了一笔款,用来拓宽登苍龙岭的山路。看来,偶尔当一回显眼包也没什么大不了,尤其是善良的显眼包,里外都透着可爱。

一代又一代的显眼包告诉现代人一个道理:人生难免会有当显眼包的时候,不要刻意为之,小作是笑谈,大作是笑话。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