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公司 > 正文

探访湖北秭归非遗小巷:屈原故里端午情浓|热讯


(资料图片)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21日电 题:探访湖北秭归非遗小巷:屈原故里端午情浓

作者 胡传林 向晓晖

端午节临近,记者21日走进湖北秭归县非遗小巷,有着千年历史的屈原故里端午民俗在这里集中展现。

这条位于闹市街道的小巷,只有百余米长,古香古色的门面房,在一把把艾草的装扮下充满了端午气息。走进峡江竹编馆,草编非遗传承人罗光林正在赶制龙舟产品。摆放在醒目位置的是一艘用粽叶编织而成的龙舟,龙身形如柳叶,龙头高高翘起,栩栩如生。香包、花瓶、昆虫、手提包……体验馆内,还摆放着各种用草编成的手工艺品。

步入屈艾灸法馆,浓浓的艾草香气扑面而来。货架上摆满了艾柱、艾条、艾香、艾绒被、艾枕等由艾叶加工而成的小商品。店主介绍,传统制艾工艺步骤可是有讲究的,每年端午前后,进山采艾,晾晒阴干至八九成,陈放储藏三年以上再使用。说话间,一个小姑娘前来购买香包。“武汉的姑姑回来过端午,我专门过来买两个地方特产给表妹带回去。”小姑娘说。

三闾刺绣馆内,成为一边忙着手中的针线活,一边为游客讲解刺绣技巧。这种古老的民间刺绣兴起于汉代,在两千多年的民间传承中,以屈原出生地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一带最具特色,故而被称为“三闾刺绣”。作为秭归县三闾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不仅带出了上百名刺绣弟子,还将这种传统工艺演变为文创商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小巷里,一家手工制作“发面粑粑”的店铺颇受欢迎。今年46岁的店主王家富介绍,在秭归,一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每逢“大端午”,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过节,“发面粑粑”是必吃的端午美食之一。

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彭晖介绍,屈原故里非遗小巷占地1500平方米,开设非遗展馆15间,涵盖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三闾刺绣、峡江草编等22项非遗项目,入驻传承人30名。自2021年1月开市以来,非遗小巷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组织传承人对外交流、引入电商平台推广等方式,为非遗项目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2022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街区”。(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